水源熱泵與地源熱泵的安裝過程中打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那么兩者都是需要進行打井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呢?
一般來講地源熱泵的井口間隔4米以上,大多數為U型管,材質為PE,井深60-180米,而水源熱泵的井口間隔在15米以上,采用大徑單管,井深為60-150米,井口為400毫米。
簡理解單的區別:
1:地源熱泵是室外打孔,占地面積比水源熱泵要大。
2:水源熱泵是室外打水井,但現在政府對打井審批比較復雜(水源熱泵是需要打井的,通常都需要水務局批準。),而地源熱泵國家不需要相關的審批手續。
由于地源熱泵是室外打孔,占地面積要比水源熱泵大;水源熱泵是室外打水井,但是現在政府對于打井的審批較為復雜,而地源熱泵國家則不需要相關的審批手續;地源熱泵相對于水源熱泵來講,室外部分投資要高;所有的淺層低溫熱泵都會被稱為地源熱泵,且分為開式和閉式兩種系統。
地源熱泵主要是在建筑周圍的地下鋪設地埋管,通過封閉的管內流動介質與建筑內部完成熱交換,這種方式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的影響,且效果穩定顯著。
地源:井口間隔4米以上,采用DN32管地埋,管型U,材質PE,井深60~180米,井口直徑160~200毫米。
水源:間隔15米以上,采用大徑單管,材質PE,井深60~150米,井口400毫米。根據地質條件不同每口取水井配2~15口回灌井。
地質特點可以從相關部門索取,也可以先打一口研究井。
比如:若制冷量為1200KW:地源熱泵:需要180口,100m深的地埋井,采用DN32,PE,雙U管。
水源熱泵: 需要3口,60~150m(根據地下水位,國家規定不允許超過150m)供水井,每口供水井需要3~15口回灌井(根據地質構造決定)。
打井需要注意的問題
最好是通過打實驗井做熱響應實驗,通過專業的軟件計算后得出更準確的數據
1.根據所打試驗井所做的水文地質勘察報告和水資源論證報告中的內容,出水量(與含水層厚度有關,井口大小也稍有影響),回灌能力等;
2.根據所要采暖或制冷的面積,計算冷熱負荷,確定水源熱泵機組型號及數量和需水量;
3.考慮井位所在地理位置,以及氣候影響。(比如附近有河壩,雨季長短都有影響)先根據負荷算排熱量,吸熱量。在做熱響應測試,如無條件做測試,可以按照經驗估算~埋管分單U、雙U、套管等形式,一般都是定制產品,工地上現做的不多,也不經濟,所以沒有井底連接的問題。
要是做地源熱泵的話 得做地質勘探,了解地下土壤溫度,一般做地源熱泵的成本造價要比水源熱泵成本高很多,用水源熱泵的話得看你那工程地下水每口井出水能達到多少噸每小時,但是用水源熱泵的話得考慮回灌問題,水源熱泵回灌問題是水源熱泵良好運行的前提,用備用井的話是考慮回灌的問題 假如每口井出水200噸每小時 但是回灌壓力大不能能200噸水都能回灌回去一般都得分2 口井或者3口井分流回灌水源熱泵的運行取水的同時,也同時回灌地源熱泵閉式系統不會影響水,水就在地埋管里流通,不到外面的;土層的話就目前好像沒有說有什么大的影響;弊端有啊,造價昂貴。